第(2/3)页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渔夫到了桃花源之后,发现村容整洁,道路干净,布局合理,井井有条,新农村建设搞得相当不错。这就奇怪了! 古代村落一般没有规划,没有布局,都是私搭乱建乱七八糟的,而桃花源如此整齐划一,就令人生疑了,这似乎更加印证了之前的推断,这是墓穴,要知道古人视死为生,墓葬是十分讲究的。 而且“阡陌”这个词的意思除了小路,也经常代指通往坟墓的路,陶渊明似乎故意留下了破绽。 疑问五,有酒有鸡。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古代,是不允许私自酿酒的,因为古代粮食少,酿酒糟蹋大量粮食,这么说来,桃花源的酒哪里来的呢? 何况,外面天灾不断,兵荒马乱,饿殍遍野,桃花源居然有肉有酒,这太不可思议了!会不会,这些酒,这些肉,就像是用癞蛤蟆、石头变成的? 疑问六,秦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据桃花源村民交待,他们自秦朝就来到了这个地方,与世隔绝,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就连现在所处的朝代也不知道。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渔夫从山洞进来,那么桃花源村民为何不出去一探究竟呢?既然渔夫出得去,村民一样出得去啊?他们为何不出去,忌惮着什么吗? 这都过了六百年了,难道就没有一人想去外面看看世界吗? 唯一合理的解释,他们死了,他们是死人!死人肯定没法出去,也不能出去的! 疑问七,找不到来时的路。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夫回去之时,村民再三交待,不要到处乱说,但渔夫不讲诚信,在回去的路上做了不少标记,之后又报告了太守,太守赶忙派人来找,但却找不到了,连桃花林也消失了! 这如何解释呢?说明渔夫食言,“村民”生气了,于是隐藏了起来,外人当然找不到了! 疑问八,刘子骥死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刘子骥,一代名士,听说了此事之后,便欣然前往寻找,结果半路猝死了,这怎么回事呢? 这其实是桃花源“村民”发出的警告,亡灵需要安息,不许再来骚扰,来一个,死一个。 果然,“后遂无问津者”,文中并未记载渔夫结局如何,但他违背了誓言,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那么,桃花源“村民”什么时候死的呢?答案是:秦国统一六国时期! 秦国灭六国之时,其中有股豺狼般的秦兵,血洗了桃花源,男女老少一个不留,亡灵的怨念越积越深,集聚于此,六百年后,渔夫喝醉了酒,误入了桃花源..... 谢必安道:其实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我在这里每天都要接触许多的鬼魂,几千年来也算是数也数不清了!闲暇时也有鬼物给我讲他们生前的故事,我记得有个鬼魂就与我讲过一个相似的故事: 说:古时有个桃源村,村中以桃花闻名!每逢三月时节,桃林中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对,桃林中有座桃花观,不知何年何月所建,十分的破旧! 里面供奉着一尊道像,也不知道是谁,道像上落满了灰尘,却无人打理,以道观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九颗老桃树,树干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 树冠遮天蔽日,上面的枝叶长得十分茂盛,据说整个桃林都是从这九颗桃树中繁衍出来的。 这九颗老桃树也不知在此生长了多少年月,历经多少朝代,一直安然无恙,但现在却即将要遭受灭顶之灾,原来这桃原村有位富绅,名为薛重。 薛重年轻时靠放高利贷起家,一旦别人还不起就让人卖儿卖女,让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逼死无数的人,这恶事做多了,就心虚! 现在睡觉时经常梦到被害死的人变成鬼来找他,常常在噩梦中惊醒,每到夜里都辗转反侧,不敢入眠。 这下人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桃木驱鬼,若是用桃木做成饰品,摆放到屋里,便可以让鬼魂无法进入,这薛重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不仅在屋里摆放了大量桃木饰品,还命下人将家具都更换成桃木的! 也不知道听谁说的,桃树生长的时间越长,驱鬼效果越好,他心里一想哪还有比桃林里那九颗老桃树活的时间再长的?于是便决定将九颗老桃树砍掉,做成桌椅床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