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什么开发计划?” 乔阳有些不解: “我们现在还有新的开发计划吗?” “不算是完全新,现有的导弹在气动布局上几乎达到了一种极限,我们要做的是在其他方面进行改进。” 张星扬说道:“最先要改进的就是导弹的战斗部。” “你也知道现在装载单枚常规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其实威力是有些过剩的。” 威力过剩这个词,一般都是在核武器上会出现。 意为大量的爆炸威力,都浪费在了天空或者大地之中。 现如今的二代高超音速导弹,也到达了这个门槛上。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几乎就只有一个办法。”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星扬暂停了下来,让乔阳能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你是说分导式弹头?” 乔阳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说道。 其实在火箭研究院工作的人,很容易就想到这一点。 因为世界上在一箭多星技术上,探索和实践最多的,就是火箭研究院。 积累了数不清的经验。 分导式弹头,和一箭多星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 之前甚至研究分导式弹头技术的研究所,都来火箭研究院学习过一段时间。 “对,目标智能选择系统也是为了分导式弹头技术考虑。” 张星扬点了点头说道。 “多个弹头之间的目标分配,要用到这项技术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我们之前的技术,说实话是比较简陋的。” 之前的分导式弹头,几乎都是预先输入打击坐标。 然后弹头在末端根据不同制导方式,将自己导引向正确的目的地。 但是张星扬为未来的分导式弹头技术,设计的智能目标选择系统。 则是走的另外一条道路。 那就是不预先输入目标。 而是通过中控计算机内部的智能选择系统,来完成各个不同弹头的目标分配。 这项技术的好处,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打击之前的环节少了目标输入环境,减少了打击的准备时间。 有时候这么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决定一场局部战争的胜负手。 其次,末端打击目标选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这就减少了因为侦查不到位,而引起的无效打击概率。 “我们现在的芯片技术,能够支撑这样庞大的选择系统吗?” 乔阳虽然不太懂这方面的技术,但也能够听出这个智能选择系统对于芯片瞬间计算力的要求,应该是挺高的。 这也让他对芯片产生了一定的担忧。 毕竟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比较晚,几乎就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 “当然是够的。” 张星扬笑着说道: “我们这次的这枚导弹上的芯片,计算力不就是挺够用的吗?” “这次的不是更加简单吗?毕竟只需要分配一个弹头的打击目标。” 乔阳皱着眉头道:“分导式弹头少说也有四个弹头,这计算难度少说上升一个数量级。” “确实是这样。” 张星扬对此表示赞同。 弹头数量的增加,计算难度并不是四倍,而是几乎上升一个数量级。 “所以,我们需要国产的高性能芯片。” “你看看这个。” 张星扬从自己的办公桌第三个抽屉底下抽出一本明显很新的报告书。 乔阳有些疑惑地从张星扬手上接过报告书。 一字一顿地读了起来。 “关于在江城建立EUV生产基地的若干意见?” 乔阳抬起头看了看张星扬,他心里存在很多问题。 “你看看里边的内容就知道了。” 乔阳只能压下自己内心的疑惑,翻开了这本挺厚的报告书。 然后越看越吃惊,甚至不自觉地张大了嘴巴。(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