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闯进百米决赛!(第三更)-《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


    第(2/3)页

    挖洞……

    这个时期的短跑运动员,起跑前在地上挖坑是必备技能,就像上一小组,欧文斯不但跑得比所有人快,连挖坑都是挖得又快又好,能不赢吗?

    “你没带勺子吗?”见第一赛道的中国运动员没有挖坑,裁判询问道。——如果连勺子都不知道带,那也太业余了。

    “我不用。”陆逐虎说着,扔了两块楔形木块在地上,一前一后放好,踩了踩实,使用“普通式“摆放,前一块摆在在起跑线后约一尺半的地方。

    这就是两个学生辛辛苦苦帮他制作的简易起跑器了。

    完毕!其他运动员还吭哧吭哧忙着挖坑呢!

    “呃,你这种做法——”裁判员看着陆逐虎特立独行的做法,有些犹豫,奥运会渐渐制度化,不像最早期时运动员可以想各种妙招了。

    “怎么了!”陆逐虎眼睛一瞪:“许别人挖坑,就不许我放木头啊!”他专门研究了一下规则,并没有明确禁止他“先进”的做法(当然规则漏洞要先有人发现,组委会才能封堵。)

    犹豫着要不要判陆逐虎这种行为犯规,裁判组简单讨论了一下,时间紧迫,只能先让他来了。

    陆逐虎调整着呼吸节奏,随着发令枪响,一箭窜出!

    简易起跑器给的力量也非常足,比挖坑是要占一点小便宜的,所以前十米陆逐虎甚至还领先一丢丢,不过很快中间的人开始取得领先身位,不过陆逐虎无视四周,只顾着奋力奔跑,一直咬紧在前列!

    到70米第五道的英国选手开始领先,第四道也不甘示弱,所有人冲刺!

    最终这二人获得小组前二,陆逐虎冲线时脖子伸长得都要把头甩出去了!过线之后步子就稳不住,踉踉跄跄得差点摔倒在地,狼狈不堪,哪有足球场上潇洒写意的形象!

    队友们和看台上的程大使、大先生、振藩都紧张地盯着比分牌——这时候当然没有电子大屏幕,采用的方式是翻牌,每个牌子后面可以粘贴不同的字母和数字,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将运动员的姓名和成绩翻出来,看起来非常动感,甚至比电子记分牌还带感,也是柏林奥组委做得非常好的一方面了。

    这一小组的成绩比第一小组逊色不少,第一名英国选手10秒8,第二名来自巴西选手和他成绩一样,后面的几位选手基本差不多——

    第三名是……

    lu!

    11秒整!

    最终就靠着冲线时伸出的脑袋这一点优势,陆逐虎获得了小组第三!

    能跑到11秒整,已经是陆逐虎百米最好的成绩了,非常高兴,他在21世纪从来没进过11秒1,算是超、超水平发挥了!

    “不知道陆叔叔能不能进决赛呀!”小振藩紧张地握着小拳头道。

    “进不了的,你没看到他差点都摔倒了嘛。”莫锦华打击小兄弟的积极性道。

    让紧张核算的大先生又一次不高兴地拉下了脸。

    虽然小组第三可能进决赛,不过第一小组成绩远超自己,第三小组还有美国选手,陆逐虎觉得进决赛的机会不大。如果是刘长春二人在这个小组,还真有可能获得第一第二这样。

    不过自己也已经做到自己的最好了——虽然与体协宣传的他能跑“10秒8”差距不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