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国子监里,多情孔子-《如果爱我,请在北京》


    第(2/3)页

    “是的,”叶芊一脸认真地说,“相传明代奸相严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他平时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残害忠良,作恶多端。当他路经该树下,狂风骤起,树枝摇动,吹掉他的乌纱帽,他仓皇逃走。后人认为柏树有知,能辨忠奸,称此树为触奸柏或辨奸柏。至今,它已700多年,仍然繁枝盘错,挺拔苍翠。”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游览。

    我们游完孔庙,经持敬门就直接到了国子监的太学门。

    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

    “我最喜欢的是琉璃牌坊和辟雍,你最喜欢什么?”叶芊轻声细语地问我。

    “我最喜欢你!”我微笑着说。

    “说正经的,”叶芊呵呵一笑,“太学门内的琉璃牌坊,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阳面额书‘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以绿色琉璃瓦为基调,艳丽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为什么国子监里古槐成片?”我纳闷地问叶芊。

    “在国子监里广植槐树,”叶芊解释说,“喻示着监生们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因此,我国历代的国子监内外就沿周礼之制,都广植槐树。”

    “那十三经碑林在哪?”我饶有兴趣地问。

    “我带你去,”叶芊微微一笑,“十三经刻石也称乾隆石经。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和《孟子》。孔庙的十三经刻石共有一百八十九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