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马不停蹄地回到了租住的回龙观村,开始迫不及待地做起样章来。 通宵达旦。 样章顺利完成。 我坐上公交车,满怀期待地把样章拿给了老杨。 老杨看后,很是满意。 “太好了,太好了!”老杨高兴地说,“浓缩经典小故事,再创新地加上经典点拨和感悟,太有创意了,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 “你过奖了!”我谦虚地说,“这本书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一本关于人生的、生命的、生活的,方式与方法的智慧书,让读者从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中,品尝人生中的丰富、厚重的感悟。让读者读后不愿放下,让读者放下之后陷入沉思,让读者沉思之后豁然开悟。《如此简单》一书,奉献的不是人生的灵丹妙药,也不是生活的机关窍门。而是面对难题应当握持的态度,解决难题应当拥有的思维方式。” “对!对!对!”老杨高兴地说,“我们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我很喜欢这个选题,”我微笑着说,“我把这本书分成十二辑:第一辑,成功的门;第二辑,河上的桥;第三辑,打翻的奶;第四辑,路中的石;第五辑,灵魂的风;第六辑,紧闭的壳;第七辑,回家的路;第八辑,田里的草;第九辑,脸上的笑;第十辑,盘中的餐;第十一辑,放飞的鸽;第十二辑,伸出的手。每辑25篇左右。” “这么多辑,每辑25篇左右,”老杨思索着说,“这样的话可以做成2本,每本六辑!” “那就做2本吧!”我呵呵一笑。 “好!”老杨高兴地说,“等你做完后,我让李志伟绘图,每篇一幅哲理漫画!” “这本书一定会好卖的!”我高兴地说。 “是的,”老杨认真地说,“我们做书的惯例,一般是样章做完后付三分之一稿费。考虑到你的创意和才华,也想表示我的诚心,我先支付你一半,交稿的时候再支付另一半!” “可以!”我激动地说。 “你住在回龙观村很好,”老杨嘿嘿一笑,“我们离得近,可以随时沟通,随时喝酒聊天!” “前天才搬过来的!”我呵呵一笑。 “走!”老杨一挥手说道,“我们先取钱,然后我把电脑和桌子给你搬过去,我们就可以开工啦!” 我微微一笑。 很快,老杨就将电脑和桌子搬到了我暂住的房子。 送走了老杨。 我开始收拾整理尚未加工完的书稿,想着把它们都还给叶芊。 叶芊在电话里听了我的打算,早早就在家里等着了。 “实在抱歉,”我开门见山地对叶芊说,“以后不能给你们加工书稿了,因为我实在想自己做书!” “没关系,”叶芊一边无所谓地说,一边随手翻起书稿,“加工了半拉就撂挑子不干了?” “那要不我拿回去加工完吧!”我思索着说。 “算了吧!”叶芊把嘴一撇,“我不强人所难!” “其实我真的很想自己做书,”我认真地说,“我的最大梦想,就是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这个你是知道的!” “自己做书也好,”叶芊善解人意地说,“加工书稿是给别人做嫁衣,钱挣得少,也很辛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