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服饰的规划 (上)-《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2/3)页

    那个时代的男子多以袍服为贵,袍是继深衣之后出现的一种长衣,始见于战国。袍服的样式以大袖收口为多。

    一般都有花边。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绿袍,一般庶人穿白袍。官员头戴冠,腰佩刀,手执笏板,耳簪白笔。

    百姓、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身穿交领、窄袖长衫。

    汉代才是服饰发展的重要节点,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等发展迅猛。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

    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

    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浅黄色。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

    二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

    东汉时期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着衣也有七个特点,一,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二,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三,袖宽为一尺二寸。

    四,衫无袖。

    五,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六,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

    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

    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

    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