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季寒若没有想到。 她这个迂腐的父亲,在经历革职抄家之后,整个人的转变如此大。 不读死书,竟开始研究农作物。 看着季博儒蹲在实验田中,极为认真跟着钟伯,学习春小麦的种植方法,她整个人有些缓不过神。 季涵墨像是看出她的疑惑:“从京都到伏虎山,父亲看多了逃荒百姓,很是自责。” “不经历这一场变故,不离开京都那片繁华地。” “我们又怎知?这个世上,竟有这么多人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 “寒若,父亲是真的,想为百姓做一番实事。” 季博儒过去有多清高,怕是整个轩国的文武百官都知晓,谁能想到,曾经那么清高的一个人。 为给百姓做实事,变卖自己的画作,兑换粮食。 许是传到京都,都没人相信。 “大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季寒若的嘴角含着几分笑意:“想要名垂千史,不一定,非要为官。” 季涵墨微怔,有些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若是能在农耕上,做出一番成绩,许是更让后世歌颂。”季寒若撂下这么一句话,直接朝农田走去。 钟伯看到季寒若像是看到救星一般:“季老爷,你刚才问的那些问题,都是大少奶奶让我做的。” 季寒若对上季博儒震惊的眼神,坦然的说道:“父亲,可还记得,我时常去藏书阁抄书?” “试验田的种植方法,都是我从农耕的书上抄来的。” 反正季国公府已被抄家。 那些书籍和典故,谁也说不清楚。 她正好可以,把从现代学来的种植方法,安到季家藏书阁上,这样才不会让她太扎眼。 免得,她还得想说辞,糊弄过去。 至于以后,这个谎言,会不会被戳破? 那她就更不用愁。 那有抄家,不被人贪墨东西的? 就说被人偷走了。 “季家藏书阁?”季博儒一脸的疑惑:“我怎么不记得有这样的书?” 季寒若煞有其事的说道:“有,都堆在藏书阁的角落里积灰了,父亲和几个哥哥,整日里忙着研究治国安天下的大事,怎会注意到这些杂书。” 她不提这个还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