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竟也不认识。 项承黎笑着解释道:“这是二哥从伏虎山离开之际,娘子在山中发现的,娘子管这个叫山药。” “娘子说,山药具有健脾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延年益寿的作用,是很好的营养滋补品。” “我母亲吃了山药后,身体比以往强健不少。” 项承黎这一番解释,季涵墨当即就让人把山药片,送进厨房,按照食谱,做山药粥。 用膳时,季博儒对山药粥连连称赞,连吃两碗后,放下筷子,才缓缓说道:“承黎,寒若考虑事情不周祥,你怎么也这么糊涂?” 项承黎满头雾水。 季博儒拧紧眉头训斥:“你们项家,本就是武将世家,蛰伏在伏虎山六年,本就引来诸多猜测。” “如今,你突然从京都买这么多粮食,运往伏虎山。这如何不让人猜忌?” “我听涵宣说,你怕遇到灾年,未雨绸缪。” “承黎,你就跟我交个底,这些粮食,你到底要干什么?” “还有你为何会断定,今年会遇到灾情?” 季博儒自从知道,儿子季涵宣在给项承黎买粮后,就连着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想得有些多。 项承黎拧眉。 今年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下雨,许多地方的庄稼早已旱死,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将是轩国动荡最严重的几个月。 旱灾、蝗灾、水灾、瘟疫,这些可怕的灾难,都在今年凑到一起来,许多地方的百姓吃不饱,四处逃荒。 京都有皇子争皇位,边境有敌国宣战。 仿佛所有的纷争,都凑到一起来。 就连季国公府,也在皇子纷争中,被罢免官职,最后死于这几场灾难之中。 若非这一切,都是他前世的亲生经历。 旁人说,他也不会信。 眼下,让他为难的是,他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那么多不幸的事,却又无法跟人道出。 “岳父,伏虎山的老人,根据经验预判,今年是十年罕见的旱灾。” 项承黎思量许久,还是用说服小娘子的借口,继续说服季博儒:“我查过书籍,旱灾之时,易发生蝗灾。” “旱灾、蝗灾?”季博儒瞪大了眼:“承黎,你有几分把握?这个可不是开玩笑?” 蝗灾过境,遮天蔽日,犹如黑夜,粮食颗粒无收,引发饥荒饿殍遍地。 项承黎抿了抿唇,思量半晌才说道:“岳父,旱灾已经基本成型,这个你可以问问各地官员。” “据我所知,许多地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下雨。” 季涵墨所有所思半晌后道:“父亲,旱灾一事,我听过几个同窗讲过。” 季涵宣清冷的脸上也是惆怅:“父亲,我从伏虎山回来,也查了不少古籍,今年确实异常。” 他不光给项承黎买粮,也给季国公府存下不少粮食。 季博儒拧紧眉头。 旱灾这么大的事,连伏虎山的老人,都看出迹象,不可能钦天监,没有一点儿风声。 如今朝堂上,没有一点声响,许是怕触霉头。 毕竟,许多人都喜欢,把天灾与暴政联系在一起,要是他突然开口在朝廷上提起这事。 一个弄不好,会给季国公府招祸的。 不如,先静观其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