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大明外交官在巴黎-《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2/3)页

    显然是被当成是通事来培养。

    “火车这东西在大明率先出现,结果没几年,法国、英国、普鲁士等国都相继出现了!”潘有科摇着头说道。

    卢普泽继续说道:“我朝武功之盛,远迈汉唐,即便是昔日蒙古,也未必比得上我朝之武功!光复五年到光复七年两年之间,我朝先后在东北、西北进行了大扩张,吞下了大量的可开垦为良田的土地,要消化这些土地,没有个十几年如何能完全消化下去?继续扩张又能得到多大的利益?”

    至于俄罗斯帝国.这个国家根本不具备威胁大明的实力!

    现在全世界需要大明进行外交努力的地方,也就是欧洲了.

    在东方。

    “使君可是担心,欧洲同盟会导致大明在世界上出现一个强劲的对手?”

    这对大明真的有利吗?

    “使君认为欧洲现在的形势对大明不利?”

    从卢家庶子一下成为了天子门生,卢普泽的人生逆袭了。

    先不说他上面还有十几个哥哥,单单是他庶出的身份就不可能有继承家业的可能性。

    曾经看起来无比庞大的俄罗斯。

    在大明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也从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变成了一个纯欧洲国家——在失去了中亚北方草原的据点之后,即使大明帝国的军队并未继续推进,俄罗斯也维持不了在西西伯利亚的统治了。

    卢普泽凭借着外语优势很快考取了道桦大学,成为了第一批道桦大学的毕业生。

    他其实对于国内的士大夫官僚们要先解决北方之患的思路并不认可。

    现在和他们经过几番大战之后,大明虽然成功拿下了一大片的地盘——但是这些地盘有什么用呢?

    而且,俄罗斯人的战败,也让整个欧洲开始出现了广泛的“黄祸论”。

    潘有科点了点头。

    “可是.”潘有科闻言微微皱起了眉头。

    “欧洲的基础摆在这里,他们拥有的工业基础很深厚,确实是我大明不可忽视之敌!”卢普泽说道,“大明虽然在许多技术上先行一步,但他们很快就追上了。”

    大明帝国驻欧领事馆,就是未来大明外交人才的摇篮。

    但是

    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大明帝国驻欧洲总领事潘有科看着火车轰隆隆的驶过的时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没有中亚北部草原的据点的支撑,这一片冻土地带无法长期驻扎军队,也无法建立稳固的官僚统治。

    处理日本、朝鲜等国关系又不归外交部管。

    “其三,当前世界,大战的时机未到。无论是我大明还是欧洲各国如今都处在一个技术爆发的关键时间点,各国都在更重内部!而我大明的重心也不再是对西方的战争,而是消化现在吞下的土地,建铁路,修港口,加强对北美西海岸的移民.”卢普泽说道,“使君,大战若起,至少需要十五年!”

    潘有科若有所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