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运送大队-《一品权相》
第(2/3)页
不过,除了俘虏、两镇青壮之外,蛮族军这边的辅兵们,大部分都参与了运送米粮。还有荣盛镖局那边的人手,也调一两千过来做这个事情。
荣盛镖局的人,以及辅兵们的运送,基本上动用车载、畜力,运送的效率就高一些。战俘们运送到米粮,直接离开苏杭往荆蛮楚地这边走。
最初的时候,从升山镇和桥台镇运送出来的米粮,会找一些不远不近的废弃村寨先藏起来,这样就更好隐藏升山镇被灭掉真相。
蛮族军体系的力量在极限运转,杨继业、巫虎等也是有担心的,好在王府军这边的军力往祥山镇靠近,同样吸引了倭寇们的关注。
宁府到此时,之前的村寨十存一二,其余的都荒废了。这也使得蛮族军在大规模行动中,并没被人发觉。
倭寇的探子也在活动,不过,蛮族军的探子自然针对他们,只要发现倭寇的探子,黑小弟就会率领下属立即抓捕。偶尔,放一两个靠近蛮族军,让他们得知蛮族军行军的情况,便于倭寇知道蛮族军最新消息。
杨继业带着少数人,已经先一步往宁府核心宁城那边走。有些米粮,先一步运送过去,藏在一些荒废的村寨,也不会被人察觉。
等杨继业到宁城之后,不仅会建立粥场,还会对宁城这边的人发放一定量的米粮。前提是要统计好户口,免得为人所乘。
建立粥场和发放米粮,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善事,但对苏杭的一些大户而言,却也会坏他们的财路。饥荒岁月,米粮价格高涨,有些大户会放出一些存粮来,掏空那些流民们仅存的钱财,使得流民拖着命。
当然,也有大户会施粥,会在每一天都发放米糕、馒头等,救济流民。这样的发放,对粥是有要求的,对米糕和馒头的大小也是有要求的。
比如说,粥场的粥在锅里,必须要达到竹筷子插入粥中而不倒;馒头一个是二两等等规矩,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要求,即使施粥,也会被人指责。
第(2/3)页